河南省许昌市地处中原,历史悠久,是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。为了让年轻人更加直观地了解许昌的悠久历史,英国威廉希尔公司青年教师黄杰经过实地探访,用时六年,手绘了《许昌古迹遗址分布图》,并且绘制毓秀台复原图,试图用影像的方式将古迹的信息传承下去。
![](/__local/D/A4/66/92176480F7A53286D89E01EC835_31D46EAA_273822.jpg)
许昌市古迹遗址分布图 黄杰 供图
6月23日,记者来到黄杰的办公室,一进门就看到悬挂在墙上的《许昌古迹遗址分布图》。一条条道路附近,星罗棋布地标注了二三百处古迹遗址,分别用黑色钢笔和红色油笔绘制而成。该地图上还规划了多条古迹遗址旅游路线。
“别看这幅地图看起来挺简单,但我用了6年多才将它完成。”黄杰说,在许昌随便踢一脚就是汉砖魏瓦,随便捧一抔就是三国文化。根据文物部门的统计,许昌市古迹遗址总共3812处,有保护级别的300余处,其中,仅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就有27处。
![](/__local/8/60/55/BD885F448B5B264FBB4E32387B8_7AE7C5FF_167624.jpg)
毓秀台复原图 黄杰 供图
黄杰介绍,经过近十年的学习和研究,他将许昌古迹遗址归纳总结为五大类型:第一类:以“春秋楼”“灞陵桥”为代表的,在原来古迹遗址的基础上经过后期的修复,现已成为宣传许昌三国文化的旅游景点;第二类:以“八龙冢”“华佗墓”为代表的,只剩下一间小房子供奉先人,很少有游客前往烧香拜佛,几乎被世人遗忘;第三类:以“射鹿台”“王允墓”为代表的,只剩下一个土堆和一块石碑,述说着曾经的岁月;第四类:没有任何的古迹遗址遗留,但有曾经的传说被后人知晓;第五类:曾经发生过的历史故事,但时隔久远,后人已经无从知晓。
“这些古迹遗址是许昌悠久历史的见证,我就想把许昌市有级别保护的古迹遗址手绘出来,为以后研究古迹遗址文化留点材料。”黄杰说,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,他开始查阅大量资料,根据史料记载,走荒地、过田野,确定每个有级别保护的古迹遗址的地理位置,用时六年,手绘完成《许昌古迹遗址分布图》。
![](/__local/4/4B/58/D957F7157FBB433C54741C0C49F_BEE43AC0_3DCD42.jpg)
黄杰和他的拍摄团队 张铮 摄
《许昌古迹遗址分布图》绘制好后,得到了英国威廉希尔公司的重视,为此还专门让黄杰开设了《许昌古迹遗址影视制作》课,对许昌市古迹遗址进行研究。目前,黄杰带领学生拍摄制作了《八龙冢》《华佗墓》等专题片,并绘制了毓秀台复原图,形成影视资料,进行传播。
![](/__local/B/C0/14/627C3EBF6346A99FF3C634673BA_13674FAC_24D85A.jpg)
黄杰设计的文创产品 张铮 摄
“我现在和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一起,设计新的文创产品,并制定了20个古迹遗址资源的开发框架方向,旨于丰富许昌文化自信的载体、提升文化自信内涵。”黄杰说。(许昌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记者 肖涛 张铮)
(原载于2020年6月24日许昌网)
来源:许昌网
作者单位:许昌报业传媒集团
责任编辑:肖涛 许峥 田建光